穿越诗意与禅意的栖息地之旅(组诗)
2025-11-21 17:04:42 作者:邱群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邱群,广东人,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研究班毕业,未名美术馆馆长。著有《静静的生活》等3部诗集、叙事书画评论集《燕园墨之路》。获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潜力诗人”、首届“新时代·鲁迅诗歌奖十大热点诗集奖”,及《诗刊》社相关奖项。论文入选中书协研讨会并获省文化厅奖项,书法作品入选北大校庆展等并被收藏,诗集入藏广东文学馆。曾受聘为王铎故里书画院名誉院长。

老君山
阳光没有夏日那样热烈
我们一路问道赶来
山间的树叶开始褪去翠绿
染上金黄火红与橙红
透过历史的烟尘的苍茫暮秋
老君山静静的站在那里
静得连时间也返璞归真的流逝
洁白的云朵在山谷中积聚
将金顶道观群笼罩其中
而我又一次意外地完成了修行
但我却从未想过要像老君一样
修成正果以后就归隐这景室山
虽然我带不走一片云彩
可那秋山的色彩静寂的禅意
与那份对天地的了悟
已沉沉地装进了我的心里
心中却多了一份那样的寂然无声
千年古寺老君庙则象一杆大旗
哗哗作响于天与地的深处
在喧嚣的尘世中独守着内心的清净
白马寺
早已跑出历史岁月的白马
那些温暖的传说被时间慢慢验证
残阳下燃尽的檀香驮着往生咒
暮秋落满庭院让红尘落进梦里
西厢房的那口井装满了岁月的霜
也踩碎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一千年后那不回头的白马
是不是掩埋过五百年前的相逢
行走在梵音冲洗过的幽径
被大朵大朵萦绕而来的烟火熏醉
站在时间的屋檐下细碎的阳光
从禅房两两相望的瓦檐遗漏下来
像是陡落一束束经年的旧事
寻觅诸多信众心中祈求的清凉台
我也怀着众多游客的那份虔诚
在许愿池中抛下一枚硬币
默默祈祷好想它能打开自己的心结
当灵魂的羽翼在浩瀚的佛国里飞翔时
那片刻的邂逅但愿可以濡染几分性灵
在思想里滋长一点点慧根
少林寺
黄花翠草凝禅意的秋日
我和朋友从都市走进少林寺
步入幽深石龛苔痕斑驳的招提路
香径白云缭绕着游客的心绪
风尘仆仆的灵魂与同路的秋风
和着虔诚的脚步守护银杏树的宁静
那清风能否抹去昨夜残留的酒香
如今的那些禅房里不再有喧嚣的烛火
这一刻心无挂碍的虚无
仿佛又照清了视野里的一切
属于我的每一个词语在奔赴的途中
如果我累了或是迷失了方向
就让我从词卷里流出一种执念
找寻承载着过往心灵记忆的归宿
每一片落叶聚散梦成秋云朵的倒影
都漂浮在一千多年前家乡的土地上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留下破碎的琴韵
今天我不说祷词不点烟火不说救赎
甚至也不提及悲喜交集的凡尘俗世
我就偏安于这寺庙寂静的一隅
少室山
在在走完一段遗址后
还以路太远山太高
山中的风把我一次次吹醒
她却用这世俗清冷平淡的音符
描绘了书册崖履履辙迹
岁月的流逝有时象一首歌
和着一些忧郁一些寒冷
关于你的美我毋须诠释
最浪漫的故事都成熟在雨季
那蜿蜒小径走完之后我不会停息
低下头的时候我什么都看到了
悬崖栈道和你肩上的浮云
双手合十的时候我好像感悟了
虚空的尘世和你一路的风雨
仰望的时候我什么都感应到了
夜有神人和你的峰多祥瑞
剩下的路都是擦肩而过的风景
终有一天你我会发现
其实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龙门石窟
面对慈眉善目石窟的佛
除了膜拜卢舍那大佛以外
就是香火膜拜和喃喃低语
现代的一群行走的游人
要从盛唐开始执念翻阅佛历
穿行宋元明清放下肉身凡骨
行走在伊水河边探寻着艺之术
于是石窟和佛像端坐在古阳洞内
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仿佛每一尊佛像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它说风从洛阳城吹过花却在盛唐中盛开
站在历史烽烟的龙门石窟前
静静地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随着时间的流逝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厚重
每一块石头每一道裂缝每一尊佛
都在讲述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
更是我们与祖先之间的纽带
如今再过龙门石窟和造像下
看艺术怎样逐渐转化为现代的生活
洛邑古城
风起洛阳时似乎要把所有的古意
都吹成唐时的月光宋时的烟雨
我没有随着李白的春风散入洛城去闻笛
也没和刘禹锡携手洛阳桥去看灯光秀
难以再照亮盛唐的夜似乎化作街道的霓虹
吹进神都的梦都碎成秦观的词牌
那句王维的洛阳女儿对门居
终究成了泛黄的史册里纸上的墨痕
在唐与宋的缝隙里捡拾一片月光一片烟雨
拼凑成欧阳修阮籍等一个未完成的梦
那些被风掀开的淬火日子的史册
是杜康在陶瓮里酿的醉倒一城月色的酒
是龙门石窟在风里低诵的低语偈言经文
是白司马蘸着洛水写下堤柳垂落的诗行
从青石板路拓印的文字中走来
偃师的河南堂仍流淌着我们的血液
邱河村跳动着齐国的历史脉搏
我只是在时光的驿站里稍作停泊
便轻触了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
任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思绪在岁月里婆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