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的光芒与疼痛 | 苏抱琴
中国文坛,三十多年来,并不缺乏优秀的作品,但我所期待的大师级的作品还没有看到,包括各级各类的获奖之作。大师之大,既大在造诣、才华和独创性,亦大在情怀、人格和灵魂对于尘世的光照,少其一即不足以称大师。当下国内文坛,选精拔萃与各种乱象并存,有时获了奖的,未必名实对应,而在一些不为大众所知处,却会偶见惊喜。前几年我遇到过丁伯刚的《二亩地》,肖江虹的《天堂口》,双雪涛的《大师》,鲁敏的《铁血信鸽》,蔡东的《我们的塔希提》…&hellip...
-
大气磅礴 意象纷呈 | 郑海军
一片草原意味着什么?这里曾经横刀立马,这里曾经白骨森森,历史的血迹与隐秘都深藏在《草原》里。诗歌作为一种另类的心灵史,是苦难和碎片在灵魂中的闪光与呈现,是生命疼痛的负重与不能承受之轻。它来自于生活世界的碰撞,来自于灵魂自我的醒悟与博弈。诗歌不带来什么,但又的确带来了些什么,一如花香,似有若无;又如白云,无迹可寻。《草原》给读者带来的是心灵的隐痛与震撼,这是一首诗人用血的浓度写出了诗的纯度的作品。《草原》这首长诗如果能用两个字来概括它的特征,那就是雄浑二字。唐末诗人...
-
一部浓缩的移民史 一曲大平原的赞歌 | 郑海军
作家李春平曾经说过:文学艺术是一个特殊的行当,是件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的天赋与努力,而非道之所传,师之所授。他们的创作能力往往是大学里培养不出来的。大学所能培养的,仅是一些具有专业素养的文化从业者,而作家或者诗人,从来都是野生的。
诗歌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对写诗者的天赋要求极其苛刻,诗人往往被喻为词语的盗火者,一直游走在哲学和现实之间的预言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生下来就是诗人,诗人是缪斯女神选中的孩子,他们生性敏感,情感丰富,对语言有着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