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王志清

王志清,南通大学古代文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亦诗亦论,且古且今,已在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等出版社出书20余部,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等报刊发文200余篇,偶有诗赋作品,收入20余种选本。

  • 序李民族诗集《民族诗雨》

    序李民族诗集《民族诗雨》

    此文曾以《好诗源自深入生活的高度自觉——我看李民族的诗》为题,发表在《扬子晚报》(2022.3.7)等报纸。笔者在文中指出:民族的诗是从他心灵里流出来的,不扭曲不错位也不变异,不是靠“鬼画符”来实现诗美而惊世骇俗。民族走的是传统一路,非常重视生活的开掘,重视生命情感的激发与点燃。生活的深厚土壤,与其深入生活的高度自觉,让他有了捕捉生活的能力与诠解生活的感悟,也有了情感的江河,有了拨动了人性和灵魂之情弦的吟唱。
     ...

  • 序孙重贵诗集《歌者无疆》

    序孙重贵诗集《歌者无疆》

    此文是《歌者无疆》(名人出版社2009)的序,曾以《强烈而执著的诗歌实验精神》为题在《葡萄园诗刊》(台湾)2010年秋季号上发表。《歌者无疆》是香港著名诗人孙重贵的诗集,全书共十二辑,分为纪实诗、致赠诗、生态诗、爱情诗、叙事诗、科学诗、哲理诗、讽刺诗、财经诗、品艺诗等,论者认为,诗人具有极强的诗歌实验精神,艺术感觉敏锐,诗歌触角尖锐,善于在那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日常生活图景里,融入个人的生命体验,多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澄明的诗境,表现为健朗浑涵、率真晓畅的风格特征。...

  • 思想汁液的独饮与苦酿

    思想汁液的独饮与苦酿

    王志清,南通大学古代文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亦诗亦论,且古且今。...

  • 文学史学意义的诗学架构

    文学史学意义的诗学架构

    王志清,南通大学古代文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亦诗亦论,且古且今。...

  • 精致享受有限自由中的无限自由

    精致享受有限自由中的无限自由

    此文原为诗人龚学明诗集《闪电》(南京出版社2020年版)的序。江苏诗人龚学明对短诗情有独钟,《闪电》里汇集了他近年来所作的“八行诗”,约300余首,共分四卷,论者非常欣赏他的这种八行诗探索,认为“这些貌似完全自然的节奏,貌似完全随意的组合,其实是诗人根据情感的起落、诗意的收放以及韵律的节奏等而形成的有意味形式。”文章中还指出:“诗的八行形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诗的内容,也是有意味的建构,是诗人主体生命的美学呈象,行节排列合乎诗人的生命节律,与诗人的情感思想相表里。”...

  • 柯蓝现象与当代散文诗

    柯蓝现象与当代散文诗

    此文发表于《散文诗》2023年11期;先有简写本发表在《光明日报》(2023-03-23)。谈中国散文诗,是绕不开柯蓝的。“柯蓝现象”和“柯蓝体”的研究,对于当下散文诗的创作与发展无疑也是多有启迪的。此文以重读《人生·命运·爱情》为切入点,研究了柯蓝的红色基因,柯蓝在散文诗上的探索与实验,以及柯蓝散文诗体的特质,同时还揭示了“柯蓝现象”的文学价值与当下意义。结论是:柯蓝青春气质的散文诗之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柯蓝在当代散文诗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也都是应该有一席地位的。...

  • 《野草》传统:从鲁迅到耿林莽及其他

    《野草》传统:从鲁迅到耿林莽及其他

    此为“首都师大诗歌中心的中国散文诗首届学术研讨会“(2011.12.12)上的发言。后载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人生焦虑演衍的自恋情怀——丁芒《丁芒新诗选》评论

    人生焦虑演衍的自恋情怀——丁芒《丁芒新诗选》评论

    【导读】此文原载于《名作欣赏》2007年第4期。作者还在《江海学刊》《诗刊》《文艺报》上发表过多篇评论丁芒的文章。丁芒(1925-2024)江苏南通人,文学多面手,新旧诗包括诗论兼擅,犹擅书法,有《丁芒文集》(朱寿桐主编)七卷本。丁芒是个很传统的诗人,具有颇高的传统文化修养,且自觉从传统文化中取精用宏。苦难孕育了丁芒,其新诗沉郁而焦躁,源自于其对人生和入世的异常敏感。...

  • 辉煌颤栗的生命感动

    辉煌颤栗的生命感动

    【编者按】文章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6期)。李瑛是个将军诗人,也是个诗人将军。他曾任总政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出版诗集50余部。1998年秋天,笔者与著名部队作家王宗仁、诗人纪鹏相约登门造访,喜得新出版的《黄昏与黎明》。...

  • 新诗如何建有体式

    新诗如何建有体式

    原载《中国诗人》2014年第1期。作者系南通大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亦诗亦论,且古且今。...

  • 如何甄品唐诗

    如何甄品唐诗

    编者按:此文为《唐诗甄品》一书的“前言”,《唐诗甄品》由河北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书“序”乃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陈才智先生所作,以《唐诗如何甄品》为题,在《中华读书报》(2022.2.23)发表。...

  • 《野草》的文体颠覆及辩正

    《野草》的文体颠覆及辩正

    编者按:此文原载于《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9期。鲁迅的《野草》,在中国散文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拓展了鲁迅研究的维度,从文体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了《野草》对传统文体规范的突破,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其对文体边界的模糊与重构,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散文诗这一文体的性质、特征及与其他文体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野草》的艺术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

  • 为真情招魂:散文诗最好方式的自救

    为真情招魂:散文诗最好方式的自救

    原载《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作者系南通大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亦诗亦论,且古且今。...

  • 新诗评论,怎的都不谈格律

    新诗评论,怎的都不谈格律

    原载上海《文学报》2012.11.15。作者系南通大学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亦诗亦论,且古且今。...

  • 文学史排斥旧体诗赋是一种文化偏见

    文学史排斥旧体诗赋是一种文化偏见

    编者按:此文原载《河北学刊》2013年第1期,旋即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6期转摘,同时为《光明日报》2013.4.23“学术版”文摘。...